业中人都知道烫金机网线面数的疏密也称粗细,对分辨及层次还原能力有关、对印品的精致程度有关,但也要针对印刷的相应条件。记得1959年为参展东德莱比锡国际书刊博览会,上海市领导对《上海博物馆藏画集》的制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,因而破例采用200网面,这是在克服当时很多困难条件的情形下进行。由此也获得全会的金质复制奖。但随之而来搞所谓“大跃进”,全国印刷制版界也刮起了一股不顾客观现实条件的“高网面”之风。那时竞相制作打出小样,从300面、500面乃至800面,称为印刷界的“放卫星”,敲锣打鼓向上级报喜。其制作过程是将对150面网屏先拍摄成30英寸高的阳网,用它缩小至7.5英寸阴网,再拷贝成阳网,遂成600面烫金机网线的原版。
时至烫金机进入电脑制版时期,绝大多数虽仍用175面,但扫描分色仪(或电分机扫描系统)结合3 600 dpi及以上的内鼓式激光照排机,可以发排200面乃至300面,也可以发排调频网(也称砂目烫金机网线即单个烫金机网线相同于300面的细线,依靠密集或疏散形成浓淡,因无角度,所以不会产生龟纹)。因现下高性能的感光胶片、分辨力A高的PS印版、高适性的油墨、优越表现性的纸张、进口的精密打样机及四色印刷机等,所能接受的烫金机网线面数,已超过175面所需。近时也见到一些深圳印制的精细画册都已采用200面,而且近期用新闻纸印刷的《参考消息》中外来黑白照片也用了175面,因此我们更不要固步自封,应可以提高烫金机网线面数。窃思制版工艺应视主观要求和宏观可能相结合。为此,我们在遇有精致产品的制作且原稿又较理想时,目前看来用烫金机的300面似尚无此必要,而拓开思路采用200面,这样既不冒进,也不保守,使印品更臻精美。